2)第140章“演讲”_将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些右营禁军倒也心服口服。

  不过不管是淮南军出身的武将,还是禁军之中出身的武将,都对赵显是服气的,淮南军的这些将官,大多都是成康十五年那场江宁之战里崭露头角,因此对对赵显极为佩服,禁军右营的更不必多说,这支禁军当年是萧子俊组建出来,最后被赵显亲自打散重编,军中骨干大多是左营禁军之中的“赵家子”,对赵显更是奉若神明。

  因此当赵显登上城楼的时候,这些人都极为恭顺的站在原地,低头不敢直视赵显。

  赵显站在城楼上,手扶城楼,语气低沉。

  “诸位将军,抬起头来看着本王。”

  赵显的声音不是很大,但是现在是深夜,周围除了赵显之外,其余人就连大气都不敢喘,可以说是落针可闻,因此这数百将官,大多都听清楚了赵显的话。

  与后世的“注目礼”不同,在古时候最忌讳“以下犯上”,尤其是面君之时,从来没有臣子敢抬起头直视君上,赵显现在虽然没有登极,但是与皇帝其实一般无二,本来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,此时听到这句话之后,这些将官才敢抬起头来看着赵显。

  赵显脸色肃然。

  “诸位能站在本王面前,想来都是为我大启立过功,流过血的,本王代赵家,代大启上下千万臣民,谢过诸位将军。”

  说着,赵显弯下了腰,朝着这些将官鞠了一躬。

  此时赵显虽然站在高处,但是这礼数却是实打实的,哪怕这些将官都没有怎么读过书,也知道这样不好,许多人都惶恐不已,纷纷下跪还礼。

  有人下跪,其他人纷纷跟着跪了下来,一时间包括王霜还有秦干戚两位将军在内,城楼之下乌压压跪了一片。

  没有办法,这是一个尊卑有别,上下有分的时代,就算是王霜这种身负大功的大将军,也不敢平白受赵显的礼数。

  赵显直起身子,沉声道:“诸位起身!”

  这些武将听了这话之后,这才起身重新站了起来。

  肃王殿下站在城楼上,面色肃然。

  “诸位都是我大启男儿,自小也该在大启长大,应当知道从前我们启国是一个什么模样,北齐西楚动辄来犯,临安朝堂左支右绌,苦不堪言。”

  “这江北大地,原是我大启故土,被这些齐人越过淮水强占了数十年不说,甚至屡屡南下,数次想要我大启国破家亡!”

  说到这里,赵显伸手对着临安城方向拱了拱手,沉声道:“幸赖数十年前,先父王在我大启危难之际临危受命,这才又给我大启延续的数十年国祚,可父王去后,到了成康十三年之时,北齐仍然肆无忌惮的马踏江宁!”

  “成康十五年,北齐现在的宣武皇帝,更是亲自带兵打到了江宁城下!”

  身着蟒袍的赵显,站在城楼之上,字字如血,说的慷慨激昂。

  本来他只是想给这些将官们,打打气,洗洗脑,振奋振奋士气,但是不知为何,此时他当真把自己代入了赵宗显这个角色,每一个字都是由心而发。

  “天佑大启!”

  赵显喝道:“成康十五年,我军大破北齐,杀敌五万余,俘虏五万余!”

  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肃王殿下,此时须发结张,声音激愤:“六年前,我大启两军齐出,赖两位国士用心,诸位将士用命,一举收回了江北故土,不致使我等九泉之下,羞见先祖!”

  这番话说完,底下的数百将官,都是脸色通红,呼吸粗重。

  在这种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,再没有什么比赵显这番话更振奋人心的了。

  赵显在城楼上喘了几口气,然后振臂道:“江淮故土已经回归,可我大启百多年所受屈辱,难道就要这样咽下去吗!”

  这一下,气氛被直接点燃。

  “破燕都,洗旧辱!”

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这六个字开始在这些将官之中回荡。

  “破燕都,洗旧辱!”

  一声声大吼冲天而起,在徐州城下经久不绝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