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266章科举(四)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惋。”

  臣下们面面相觑,不知皇后娘娘这是何意之外,也在想着,若是陛下的话,应该不会这么多愁善感吧?

  可李碧话音一转便道:“卿等说说,河南等地即是如此情形,朝中若在科举之事上许以优待的话,能否引得南人北上,或是关西,蜀中,晋地之才俊青眼?

  空虚之地,乡试之上应该也能轻省一些吧?”

  没等众人回答,她又接着道:“起码东都会有所恢复,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  都是问句,显然她还不够自信。

  殿中又安静了下来,众人的脑海中大多浮现出四个字,另辟蹊径……

  河南,河北,山东三处,是在战乱中受创最为严重的地方,怎么才能让这些当年人烟繁盛之地恢复元气,一直是困扰朝廷的大事之一。

  皇帝有意让东都贵族回到洛阳居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可效果不佳,更可恶的是,一些家族虽然不想再回去,却派了人去收回之前的田地庄园。

  这显然不是李破想要的结果,虽然可以理解,但洛阳世族的嘴脸在他心目中还是变得分外难看了起来。

  嗯,其实一直也没好看过。

  杨广当年迁都洛阳,东都世族由此发展壮大了起来,在隋末的这些年,相互倾轧,操弄权柄,自私自利以及无能之处,和关西贵族们的团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  薛世雄孤立无援,最终兵败病逝于幽州,张须陀威名赫赫,被围于东郡,最终自刎而死。

  杨广北巡,被围于雁门。

  陈孝意,王仁恭出任马邑与雁门两地,牵制李渊,将晋地边塞当做了棋局,弄的乌烟瘴气。

  杨义臣率军出河北,未靖全功,遣散大军,几乎无功而返。

  王世充率军入洛阳,与洛阳权贵们争来斗去,最后登基为帝,大家都说王世充如何如何,其实洛阳世族们同样逃不脱干系。

  这桩桩件件,甚至是杨玄感之乱,背后都有着洛阳城中政争的影子,最后的结果也很可笑。

  天下大乱,洛阳世族中人死伤惨重,纷纷西逃,到了长安只能抱团取暖,却还是被关西人和晋人死死压制在了下面。

  河南人的名声这会也臭了,谁和他们打交道都先就要提防几分。

  河南世族子弟也渐渐没了志气,很少有人会真想做点什么,只想着争权夺利,长孙顺德,杜淹等人莫不如此……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众人琢磨着皇后的意思,没什么眼睛一亮,豁然开朗之类的感觉,他们只觉得此事倒也可行,具体怎么行事却还堪商量。

  用科举为饵,吸引士人去东都,也不知会不会有人动心,前提却也是朝廷能把科举办好,若半途而废的话,此事也就无从谈起了。

  大理寺少卿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:“永嘉之乱后,衣冠南渡,才有江南之盛景,娘娘今反其道而行之,以科举为引,令士人东就北迁,百姓见之,定也趋之若鹜。

  此实英明之举也,若能成事,必成佳话无疑。”

  众人侧目,心说这厮倒是会拍马屁,嗯,他境况不佳,看来是想攀附一番,皇帝亲族稀少,后族势大,倒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此时李纲道:“长孙少卿所言有理,臣以为可以就此事交予中书共议,东都清冷,若能借此稍有恢复,善莫大焉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