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452章战机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正是他帮助高元杀死了乙支文德,后又拥立高成继位,死死掌握着高句丽军政大权,高句丽王高成更像是他立起来的一个傀儡。

  这封传到长安的书信是高成亲笔写的,不过他写信的时候渊太祚就在旁边看着,因为他既是高成的老师,又是高句丽的宰相,一个标准的权臣模板。

  其实在高句丽来使口中得到的最有用的一个消息就是,高句丽的南部大人毕马惠真,不但是渊太祚的政敌,同样也是高成的心腹。

  和出身顺奴部的渊太祚不同,毕马惠真出身灌奴部,向为王族附属。

  因为平壤城的位置就在高句丽南方,所以毕马惠真统领的是南部兵权,拱卫平壤,如果唐军渡江而战的话,毕马惠真所部就是他们最主要的敌人。

  毕马惠真所部有多少人马不好说,高句丽人向来有全民皆兵的习惯,大概上说,毕马惠真能立即召集起来的人马有五六万人,到了战时数量也许会猛增倍余,甚至更多。

  …………

  李破又在太极殿中溜达了起来,形势看起来不错,今年秋天过江?

  平壤城就在江边,对如今陈兵于江畔的唐军来说,简直就是触手可及,登岸的地方也不是一处,高句丽很难像当年在辽水之畔那样进行有效的防御。

  但这是一个时机的问题。

  如今看来,唐军破平壤不用费多大的功夫,肉已经来到了嘴边,就看怎么下嘴而已。

  就是北边的突厥人比较讨厌,一旦大唐动兵北上,突厥人会不会从鸭绿江南下?

 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,过江的唐军可就要小心了,突厥人可不兴划江而治那一套,让他们瞅见了机会,可不会跟你客气。

  到时唐军会处于一定的劣势,因为唐军皆为步卒,没有战马的他们在面对突厥人的进攻时,会处于守势。

  后面是刚刚占领的高句丽国土,必定还有无数高句丽人在反抗,加之是过江而战,几乎没有退路可言……

  熟知军事的他思来想去,觉着还是得等一等。

  大唐聚兵在半岛之上还需要一些时间,估计在六七月间,李靖就会回军半岛,加上薛万彻所部的五万多人,唐军在半岛上会聚集十五万到二十万人。

  攻灭高句丽应该是足够了,到时突厥人一旦不知足的驱兵南下,宇文歆,李年,尉迟偕等人就要领兵出塞,去掏阿史那多闻的老窝。

  阿史那多闻活得到今年秋末吗?那得去问他那位便宜姑姑,阿史那杨环。

  …………

  如果阿史那杨环能够解决掉那位已经暴走的东方汗,以如今突厥和大唐的关系,两边划江而治就是比较能够接受的做法了。

  辽东归突厥,半岛上的事情则由大唐说了算。

  实际上,高句丽已被摆上了餐桌,李破连餐巾都戴好了,就是顾忌另外一个食客太过贪婪,不好好的吃饭,却来打其他食客的主意。

  这事他没跟臣下们再做商议,打仗这事他是行家,十个温彦博连带萧禹,封德彝加起来,都不如他一个。

  他最擅长的就是把握战机,只是离着太远,但他相信,李靖和杜伏威,薛万彻等人,都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作战的机会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